欢迎读者来猜一猜,这9条里哪一条/哪几条是真的?
1)老鹰40岁会重生
2)刺猬会在背上扎着水果带回自家巢穴吃
3)鳄鱼在捕猎的时候会流出虚伪的眼泪
4)老鹰为了让幼鸟早日学会飞翔,会把幼鸟推下悬崖
5)有种鸟的嘴会叼着树枝越过大海,累了就把树枝放海上,然后站在树枝上休息
6)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进沙子里
7)温水煮青蛙
8)旅鼠会集体跳海
9)斑羚可以飞渡悬崖
等一等……文章题目似乎已经泄露了答案……可恶……
唉,算了。没错,这9条,全部都是假的。接下来的这几篇文章将会一个一个来击破这些欺骗了我们童年的谎言!
第四条:老鹰为了让幼鸟早日学会飞翔,会把幼鸟推下悬崖
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会飞行,老鹰父母会把孩子推下悬崖。只有摔断翅膀、让肌肉充血,幼鸟的翅膀才能更结实、才能学会飞行。
请假装我们是老鹰 |
老鹰为了让幼鸟早日学会飞翔,会把幼鸟推下悬崖,这童话一定是家长们编的,而且还是懒惰带孩子的家长。
真相是,大型猛禽的雏鸟生长非常缓慢,当飞羽长得差不多的时候, 雏鸟本能地开始在巢中扑扇翅膀、练习飞行。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父母完全不会干预。事实上,当雏鸟会自主进食以后,父母除了带回食物以外,基本不会回巢陪伴孩子。
老鹰是通称,一般指代各种猛禽,如鹰、鵟、鹫、雕、鸢、鹞等。这些类群中, 雕和鹫喜欢在悬崖筑巢,如高山兀鹫、金雕等。
这些大型猛禽每年只繁殖一次,每巢1-2枚卵,大多1枚。也就是说,一旦繁殖失败, 这一年就再没机会了。因此,猛禽父母会竭力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怎么会干把孩子扔下去这种蠢事。但父母能做的也只是提供食物与保护而已。
当雏鸟的羽毛完全长好,它们就会离巢飞行。于鸟类而言,飞行是本能,就像人类的孩子,到时间了就会走路。尽管幼鸟会飞了,父母仍会继续提供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幼鸟的飞行越发熟练,也会在本能与好奇心的指引下抓树枝、玩耍、追逐猎物。自然而然地,它们就学会捕猎了,也就慢慢地独立了,然后离开父母的领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五条:鸟嘴里叼着树枝越过大海,累了就把树枝放海上,然后站在树枝上休息
童话:源自《含着树枝飞越太平洋的鸟》,鸟儿跨越大洋迁徙的时候会叼着树枝,累了就把树枝丢到海面上用来歇脚。
就是这样啦 |
首先通过简单的浮力公式计算就能得知,鸟根本叼不动能满足要求的树枝。其次,需要飞越太平洋的鸟儿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飞行能力。它们要么可以御风飞行,要么有足够的体力,不需要借助树枝休息。
其实地球上的鸟类迁徙故事,远比童话里的还要精彩。
对一些远洋海鸟来说,飞越大洋不在话下。如信天翁,可以利用海浪起伏带动的气流毫不费力的滑行,累了就漂在海面睡大觉,反正羽毛是防水的。
2007年9月,一只代号E7的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用了8.2天的时间斜跨太平洋,不吃不喝不睡觉,连续不停地飞了11587公里,从美国阿拉斯加直达新西兰,创造了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纪录,代价则是体重减半。
2020年,一只代号4BBRW的斑尾塍鹬再次刷新记录,自9月16日从阿拉斯加起飞后,途中遭遇了大风,11天后才降落在新西兰,整整飞行了12200公里。
这种鸟的标准体重在190~400克之间,身体像喷气式战斗机,有着长而尖的翅膀,飞行起来轻盈快速。这只雄鸟身上被安装了5克重的卫星标签,用来进行GPS追踪。它在这趟跨越南北半球的旅程中,飞行速度最大可达每小时89千米。它飞跃过了浩瀚的甚少有落脚点的太平洋;而且,虽然不能确定,但研究者认为它应该也没怎么睡觉,因为飞行途中的大部分时间它都在扑腾翅膀。
大自然的真实故事,远比童话更加震撼。
第六条: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进沙子里
童话: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把头埋进沙子里,自己看不见敌人,就以为敌人也看不见自己。
鸵鸟:我才没有这样 |
信了这条的人,你当鸵鸟傻啊XD
如果说鸵鸟把头和脖子戳进灌木丛还有些许可能性的话,“把头埋进沙子里”则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如果这样的话,鸵鸟会被活活憋死的。而且它们的栖息地多为草原、荒漠或者沙漠地形,地表多为结实的地面。在遇到威胁时能够一下子把脑袋扎进地里的应该不是鸵鸟,而是“挖掘鸡”。当然,也可能是练了铁头功的鸵鸟,例如下图。
人型鸵鸟 |
这个误解很可能是因为,和鸵鸟的身子比起来,鸵鸟的头显得特别小。所以只要鸵鸟的头贴近地面,看起来就很像是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
鸵鸟遇到危险怎么办?
跑啊!
鸵鸟在遇到敌人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虽然它已经不具备飞翔的本领了,但凭借一双强有力的双足,鸵鸟冲刺的最大时速可以达到70千米每小时。鸵鸟所独有的只有两只脚趾的脚掌,也让他们更适应奔跑。
鸵鸟:我就提醒一下,你背后有一群狮子 |
而且鸵鸟战斗力超群,它们可以施展它们的无影脚功夫与敌人搏斗——不要小看这对强壮的足,它的力量足以击退一头成年雄狮。与此同时,不能飞的翅膀也可以辅助攻击。
下一篇: 我笑着对你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3)
更多文章:https://myblog20012001.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24.html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