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后,召开了首领大会,并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率军攻打西夏,打到西夏灭亡;之后,与南宋联盟联手攻破金国,金国灭亡。
之后,忽必烈继蒙古汗位,改蒙古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为元世祖。元攻占临安之后,南宋抗战派在各地抗元,当中以文天祥最为勇猛。最后,元消灭了南宋最后一股反抗力量,南宋灭亡。
谥号 |
在位时间 |
庙号 |
圣德神功文武帝 |
1271-1294年 |
世宗 |
钦明广孝帝 |
1294-1307年 |
成宗 |
仁惠宣孝帝 |
1307-1311年 |
武宗 |
圣文钦孝帝 |
1311-1320年 |
仁宗 |
睿圣文孝帝 |
1320-1323年 |
英宗 |
泰定皇帝 |
1323-1328年 |
- |
天顺皇帝 |
1328年 |
- |
圣明元孝帝 |
1328-1332年 |
文宗 |
翼献景孝帝 |
1329年 |
明宗 |
冲圣嗣孝帝 |
1332年 |
宁宗 |
顺皇帝 |
1333-1368年 |
惠宗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蒙古是在1204年统一,并在1206年由铁木真作为大汗。之后,蒙古南征北战,1218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花剌子模;1227灭西夏;1234联合宋灭掉金国;1246打到吐蕃投降;1253灭大理;1276灭掉南宋;1279彻底消除南宋势力。
元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边疆地区间的联系,为明清统一奠定基础。它促进了中国民族大融合。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来到中国后定居下来,被称为回回人;蛇蝎回回人与其他民族长期接触,互通婚姻,形成“回族”。
元世宗
蒙古灭南宋后,统治阶层出现了以许衡为首的儒臣派与以阿合马为首的理财派官员之争。由于蒙古需要大量财宝赏赐予各封王,加上开支繁重,所以财政日渐紧张。以儒臣派官员认为元朝应该节省经费、减免税收。反之以色目人为主的理财派官员认为,南人藏有大量财物,应没收以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于是这个问题在朝中没有停止。
元朝灭宋后,忽必烈对邻近诸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1274年,元军去敲日本,结果路上遇到台风,最终无功而返,史称为“文永之役”。1281年,不放弃的元军再度攻打日本,结果又遇上台风,加上日本伏击,元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史称为“弘安之战”。1282年,忽必烈命令攻打占城,打到1285年,元军疲劳,再加上暑雨不止、瘟疫流行,元军被迫退师。1297攻打缅甸蒲甘王朝,1292攻打爪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元成宗
1294年,元世宗忽必烈去世,在各方的争夺下,最终铁穆耳成功当上皇帝,就是元成宗。元成宗即位后,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
元成宗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一方面多次赏赐诸王、公主、驸马,增加官员俸禄。一方面厉行整顿吏治,约束权贵。但由于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
在文化上,铁穆耳的政府表现出对儒学和儒士的尊重。铁穆耳即位后不久,即发出崇奉孔子的诏书。主要在哈剌哈孙的推动下,新建文宣王庙于大都,并徙国子学于其中,同时增加了国子学的学生。哈剌哈孙与儒士关系特别密切,据说常在裁决大政时征求儒士的意见。
元成宗还成功与长期敌对的窝阔台汗国议和,结束了西北的动乱局面。
不过,元成宗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渐衰败。为了能建功后世,提高威望,铁穆耳又发兵征讨八百媳妇(现今位于泰国的一个地方),使西南大扰,酿成云南、贵州各族人民起义。这些举措都导致国力空虚,政治日趋黑暗
元武宗
1307年,元成宗驾崩,皇太子又早死,也没有其他子嗣,因此皇位空缺。朝廷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元成宗的堂弟,一派支持元成宗的侄儿。最终,支持侄儿派在宫廷政变中胜出,并且把元成宗的堂弟处死,正式开启了武宗一朝三年有余的统治。
武宗继位时,接管的是一个貌似强大安定、实则弊端丛生的帝国。他的前任皇帝元成宗奉行“持盈守成”的政策,使忽必烈时代汉化不彻底及汉法与回回法冲突等遗留问题继续恶化,困扰着蒙元王朝的统治者。成宗时的主要问题有对宗戚大臣的滥赐滥封;冗员冗费严重、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问题逐渐凸显,当然最严峻的问题是经济上的钞法开始崩溃,至元钞大幅贬值,导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影响财政收入。
武宗入继大统后,朝廷中枢用人,差不多都在西北从征的蒙古、色目将领中挑选。
武宗在中书省之外,另设尚书省,用来安置他的亲信,并实施改革。武宗在政治上实行“溥从宽大”的方针,大范围地封官进爵、增加赏赐,同时推行考课,筹备郊祀;经济上,改革钞法,颁“至大银钞”,又发行铜钱“大元通宝”和“至大通宝”,并许与历代铜钱混合使用,以信誉较稳定的小面额金属辅币来平抑日用品零售领域中物价的过份波动。
武宗的改革举措尤其是滥封滥赏和理财政策很大程度上与儒家相悖,因此招来汉人儒臣的批评。后来的许有壬则总结武宗的失政有四个方面:名爵扫地、赐予空帑、太官恃不钩检、宿卫依凭城社。
文化上,武宗时期进一步推行尊儒政策,在崇信藏传佛教的同时延续宗教自由政策,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但实际上武宗崇儒只是虚尊而已,他真正崇尚的是藏传佛教,他不仅在修佛寺、做佛事,还出台优待喇嘛的政策。
1311年,元武宗英年早逝,他的弟弟元仁宗继位。元武宗病逝前,和他弟弟做好承诺,元仁宗死后,帝位复归武宗之子和世㻋,等到和世㻋死后,再把皇位让给元仁宗的儿子,这就是所谓的“兄终弟及”。
武宗在改革没有收到成效之时便撒手人寰,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则全盘推翻了武宗的改革措施,并处死了三宝奴等武宗信任的大臣,所以武宗的短暂统治时期虽改革纷纭,却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插曲而已。
元仁宗
元仁宗继位后,取消了元武宗的经济措施,并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违背与元武宗相约先立和世㻋继位,再传位硕德八剌等之约。
元仁宗在位期间,大力进行改革,进用汉族文臣,减裁冗员,整顿朝政,实行科举制度,推行“以儒治国”政策,复兴元朝。1314年,提倡汉化的元仁宗恢复科举取士,史称“延祐复科”。此次科举仿唐宋旧制,尊崇朱熹之学。蒙元灭金、宋后,科举废弃。“延祐复科”距离宋亡36年,距离金亡更达81年,汉族士人至此方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1320年,元仁宗病逝,他的儿子继位,是为元英宗。
元英宗
元英宗继位时,其实朝廷是波涛汹涌的。太皇太后,大臣答己、铁木迭儿趁元英宗刚即位先巩固势力,并清洗了宋仁宗时期和他们作对的大臣。英宗掌权后极力要拿回权势,帝、后争斗越发激烈。
1322年,铁木迭儿、太皇太后相继病逝,英宗感受到的政治压力顿时减轻,他推进新政的决心也大为加强。他任用拜住为中书右丞相,虚左丞相之位而不拜,以示对拜住信任之专。1323年任命铁失独署御史大夫事,同时也任命拜住和铁失多个不同的职位,由此可知宋英宗对着两人的重视,但也证实了英宗身边堪受信用的人似乎不是很多。
元英宗继承了其父元仁宗的以儒治国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并于1323年下令编成并颁布元帝国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元英宗在位期间做过的措施包括:
1)大量起用汉族官僚和士人
2)推行“津助赋役法”,即在各地确定一部分田亩,“使应役之人更掌之,收其岁入以助役费,官不得与”。
3)诏令朝臣听读审议仁宗时编纂的累朝格例,并将延祐二年之后新颁格例类集增补入内。
4)清算太后集团遗毒,澄清吏治。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国势大有起色,但新政却触及到了蒙古保守贵族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1323年六月,由于拜住等人将铁木迭儿的“过恶”反复陈奏,英宗对这个死去已近一年的权臣的憎恶,竟急剧加深而不能自抑。他的怒火开始发泄到被视为铁木迭儿“奸党”的那些朝臣,包括先已宣布赦免不究的铁失身上。因此,1323年八月,宋英宗和大臣们办完公事后,从上都出发,准备回去大都。上都一向是保守派蒙古贵族势力盘踞的据点。宋英宗入住了南坡店。铁失纠集了一批对他心怀怨恨的守旧贵族,他们冲进宋英宗的住宿地,杀掉宰相拜住。之后铁失亲自闯进宋英宗的幄殿,杀害了英宗。史称“南坡之变”。
泰定帝
宋英宗被刺杀后,忽必烈的长曾孙也孙铁木儿率兵南下,杀掉行刺元英宗的叛臣后即位,是为泰定帝。
1328年,泰定帝去世,他的儿子天顺帝继位。
天顺帝、元文宗、元明宗、元宁宗
天顺帝在上都被拥立,然后和在大都的元明宗打仗,最后战败被杀,史称为“两都之战”。
与此同时,元武宗的旧部重臣燕铁木儿与河南行省丞相伯颜则分别秘密向漠北和江南遣使,同时迎接周王和世㻋与他的弟弟图帖睦尔。结果,图帖睦尔先至大都,在1328年自立为帝,是为元文宗。而1329年和世㻋抵达和林后,也宣布即位,是为元明宗。元文宗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两人遂相会于上都南部,元文宗毒死元明宗后称帝。
元文宗的汉文化修养超过在他之前的所有元朝皇帝。他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都很高。
1329年二月,元文宗设立了奎章阁学士院,掌进讲经史之书,考察历代治乱。又令所有勋贵大臣的子孙都要到奎章阁学习。奎章阁下设艺文监,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同年下令编纂《元经世大典》,两年后修成,为元代一部重要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巨著。
元文宗在位期间,丞相燕帖木儿自恃有功,玩弄朝廷,导致大元朝政更加腐败。
元文宗于1332年去世后,为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遗诏立年仅七岁、元明宗的儿子,也就是元宁宗。但元宁宗仅在位不到两个月即去世。
元惠宗
元宁宗去世后,元明宗的长子被召回来当皇帝,是为元惠宗。
元惠宗在位之初,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把持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帮助下,元惠宗终于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1350年,元政府下令变更钞法,铸造“至正通宝”钱,并大量发行新“中统元宝交钞”,但导致物价迅速上涨。1351年,元惠宗派贾鲁治黄河,欲归故道,动用民夫十五万,士兵二万。而官吏乘机敲诈勒索,造成不满。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决定在5月率教众发动起事,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于是刘福通带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指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打出“复宋”旗号,以红巾为标志,其后郭子兴等人也纷纷加入。彭和尚亦在湖北扶助徐寿辉起义。至此揭开了大元灭亡的序幕。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为应天府,建立政权,并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攻占了江南的半壁江山。
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它南方起义军和南方大元势力后,于1367年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于1368年八月攻克通州,元惠宗仓惶北逃建立北元,徐达率军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北京,元朝灭亡。
在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下辖六部)、枢密院(掌控兵权的地方)、御史台(掌控司法)。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为行中书省(行省),奠定了明清至今省内的规模。蒙古族的官员被称为“达鲁花赤”,汉人官员被称为“总管”,回族官员则被称为“同知”。总管和同知互相牵制,而且必须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另外,中央政府设了宣政院来管理全国佛教、吐蕃区的事务;在吐蕃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户税。
元朝有一个很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搞种族歧视。元世祖忽必烈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级:
1)蒙古人(有政治、经济、法律特权)
2)色目人(西夏人、西夏各族)
3)汉人(契丹、女真、金朝汉人)
4)南人(南宋汉人、其他民族)
就举个例子,当第一级的蒙古人打第四级的南人,南人是不可以还手的;要是误杀,就只是流放充军。如果是南人打了蒙古人,左手打了砍左手,右手打了砍右手,用头撞了。。。嗯,我不知道。如果南人杀死蒙古人,直接一命换一命。在征收马匹方面,蒙古人不用交,色目人交1/3,其他两级则全交。另外,汉人、南人不可以私藏武器。
元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由于皇位继承制度不健全,使得帝位争夺不息,朝廷被权臣所控制。参见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蒙古人缺乏政治经验,统治者挥霍无度,国库枯竭,因此只好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受到盘剥。
3)因为过度的压迫汉人而引起民变。参考上面的种族制度。
4)蒙古人的悍勇在统一中国后因为长期只顾着享乐而消失,因此无力镇压民变。
这就是元朝的历史,小伙伴们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