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相信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这句话起源于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的《孟子·尽心下》。孟子对于《尚书·武成篇》中提到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一段历史有所质疑。照《尚书》里所说,周武王和商纣王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孟子表示:“会那么夸张吗?周武王带领的军队,是仁义之师,大家都喜爱周武王,拥护周武王,甚至就连商纣王的军队中也有不少人临阵投靠周武王。按理来说,以仁义之师对抗邪恶之师,且大势所趋,民心都向着周武王,商纣王的军队也更愿意投靠周武王,那怎么会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呢?”所以,孟子说,尽信《书》,那倒不如别读《书》。我对于《武成》,也只选择相信那两三成而已。
首先,我们要知道,书本其实大致上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休闲类书籍,读者看这种书就图个高兴,看这种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大脑,具体例子包括漫画、小说等。第二类是知识类书籍,读者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增长见闻。第三类是观点类书籍,是作者把他的思想写成书,读者可以透过阅读这类书籍来从新的角度去看待一样的事物。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书籍。
对于知识类书籍,除非书本上的知识出错了,或者过时了,我们才需要去质疑。如果对于同一个东西,前后两本书的陈述是不一样的,那么当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即使曾经正确过,随着时代改变与人类客观环境的变迁,许多也已不再适用了。只有在这个时候,读者才需要去求证第三方来验证。所以,读者需要的不是怀疑,而是记忆力。
有一个中国的课文《长城砖》曾经描写,美国的宇航员在上到太空后只看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一个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这一课文也误导了不少人,乃至到现在许多人都以为从太空上可以看到万里长城。然而,其实从太空上是看不到长城的,因为长城是狭窄且不规则的,而在太空中对不规则事物很难观察;不仅如此,长城平均宽度不到10米,也很容易被周围的地形背景隐没。因此,如果看了这课文却不思考,而是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一资讯,错误的资讯就会进入大脑。
饱和脂肪曾经被广泛认为是心脏病的主要诱因,因此传统的膳食指南鼓励减少饱和脂肪摄入。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膳食指南已经逐渐转向更关注全面的饮食模式和食物质量,而不是简单地强调特定营养素。如果一名作者依然在他的书籍中书写有关饱和脂肪是心脏病主要诱因的观点,而我们又不思考,是不是就会被带偏了呢?
现在,让我们来转换视角——观点类书籍,这个才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探讨对象。书无疑是用来表达思想与记录知识的,说到底是“人类心灵的展现”。那么任何书本只是一种意见,任何一种意见也都并非绝对真理。或许有的本就是错的。阅读这类书脑子要始终有一个立场:书中所言,全是私货。因为作者在书中兜售的不是事实,而是观点。这是独立思考的分水岭。人总是会犯错的,因此观点总有不同,或争议。而思维的惰性,往往令人在仔细地检查一个观点之前就囫囵吞枣,只要它似乎看上去「言之有理」。
观点类书籍包罗万象,因此,读者在相信这些作者的观点前,必须仔细思考:
作者到底在说些什么?我们到底有没有错误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点非常重要,要是连作者要表达什么都不清楚就接受他所要表达的东西……那还是换一本书读吧。了解作者当时身处的背景和立场,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观点的来源和偏见,从而更全面地评估作者的观点。
另外,作者的观点建立在什么事实之上?这些事实是真的还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他有没有遗漏或者刻意隐瞒某些事实?这些资讯有没有过时?作者有没有逻辑漏洞或者是玩什么逻辑花招?作者的观点通常会依赖于事实,重要的是要审查这些事实的来源以及它们的可靠性。所以,这可能需要查阅多个来源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即使作者引用了真实的事实,也可能存在选择性地呈现信息,遗漏某些事实或者有意忽略某些信息,从而导致观点的片面性。这种偏颇可能是因为作者的立场、意图或其他因素。有些信息可能在时间上变得过时,新的研究、发现或者社会变化可能使得原先的信息不再适用或准确。评估信息的时效性对于理解作者观点的现实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有时候,在作者的论证中,可能存在逻辑漏洞或者使用逻辑花招。这可能包括错误的推理、不一致的论据、无效的类比等。审查论证的逻辑性是判断观点是否可信的重要方面。
举个例子吧,假设有一天,某个环境保护组织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A产品的制造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这报告中列举了A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污染、资源消耗等。然而,该报告可能有意忽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A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或者其他产品制造过程中同样存在类似的环境问题。这种选择性呈现信息可能是因为环境保护组织的立场是强调特定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忽略了整体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另外,有些作者可能会在自己的书里加上一些逻辑花招,企图用一些诡辩来说服读者相信一些并不合理的观点,例如他们可能基于非常有限的证据就得出过于笼统的结论。就好比,一个人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几个不友好的人,就得出“那个地方的人都很粗鲁”的结论。
假如这个作者的观点和另一个作者的观点不同,那到底谁对谁错?还是两个都错了?他们又为什么错了?有时候,观点的不同是基于两个作者在处于不同的背景、经验、价值观或研究所的出的揭露。举例来说,不同的作者可能来自不同的领域或拥有不同的经验背景,他们的观点可能基于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研究。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于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也会影响其观点。某些观点可能与个人的道德、宗教或伦理信念相关联,因此即使基于相同的事实,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人类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和主观性,这可能影响到对事实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即使是基于相同的事实,也可能因为个人的主观性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果作者在文中给出了建议,他所给的建议又是否是正确的呢?是可行的吗?如果我们在现实中根据他的建议做出相关的举动,这个举动是合理的吗?即使作者给出的观点是合理的,不代表他们给出的建议也是合理的。观点和建议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作者提出的建议可能是针对特定条件或者是假设情况下的,但现实是不一样的。另外,即使那建议看上去挺合理的,我们实行的时候也要去评估,他会带来什么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会造成长期影响吗?长期影响又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
要知道,形成错误的观念比没有观念更可怕。如果大脑懒惰,读者很容易吸收大量矛盾的观点,之后要么脑子糊涂,要么前后矛盾。这样的话,读书对自己带来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此时,阅读不再为我们增值,反而会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削弱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无论什么书,都是有局限性的。哪怕你读透了,读多了,也千万别把书中习得奉为圭臬,每当观念和事实发生了冲突,要好好想想,是观念错了,还是事实错了,别简单地下结论。书本不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的直接产物,如果尽信书就等于被洗脑了。只有学会去正确地质疑书本上所写的东西,书才是为你所用,而不是你为书所困。
更多文章:https://myblog20012001.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_24.html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