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历史(3)




 4)春秋时期主要大国



看看这张图,你觉得哪些国家算是大国?春秋时期的国家大约有140多个,但其实有影响力的国家来来去去也就那几个,而大国的话,更是只有四个可以被看作大国。


a) 齐国

齐国是周朝时期周天子封给姜子牙的领地,这块地就这样由姜子牙以及他的后人打理,因此春秋时期的齐国也被称为姜齐。齐国位于东部,靠近大海,因此海资源较为丰富,是后世公认的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诞生霸主的国家。齐僖公时期(大约是公元前699年),齐国逐渐变强大,成为中原上的一个小霸主。他的儿子齐襄公则使得齐国更加强盛。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太子小白出逃,最后他成功回到齐国,成为下一个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齐桓公。齐桓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实力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然而,齐桓公晚年时期重用奸臣,加上他死后他的孩子为了争位而互相残杀,导致齐国实力走下坡路,只能和晋国、楚国争霸,而不再是中原霸主。

公元前555年,齐国君主齐灵公和晋、宋、鲁、卫等国家组成的联军开战,最终被联军打趴,至此,齐国已经无力争霸。

公元前532年起,齐国公族(也就是皇帝的其他兄弟姐妹等的家族)势力逐渐衰弱,来自外地的田氏逐渐掌握朝中大权。公元前481年,田恒发动政变,杀死齐简公,拥立骜为国君,是为齐平公。自此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田氏家族专权于齐国平公、宣公、康公三代。

公元前391年,田和流放齐康公,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显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田氏代齐”这件事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之一。

b) 楚国

楚国位于南方。早在商朝时期就有楚人的存在,不过当时的他们被商朝军队驱逐出中原,只好向南迁徙,在这之后,他们一直被商朝人认为是蛮族。因此,楚人首领鬻熊审时度势后,带领楚人投奔周文王,并帮助周推翻商朝。周成王即位后,封了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并给他丹阳一带的土地。虽然爵位地下,国土狭小,但楚人毕竟拥有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中原礼制体系中的一份子。

然而,从西周到东周,一直以来,楚人都没有受到周天子的重视。来到周昭王时期,周昭王甚至还带兵南下攻打楚国,楚人回归中原的满腔热情,被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浇灭。楚国国君熊渠深感不爽,就做出封子为王的惊人之举,向周朝宣告:楚国要使天下刮目相看了。

公元前704年,熊通不满自己爵位太小,就以他的祖先鬻熊曾经服侍过周文王这件事来跟当时的周天子周桓王要求更高的爵位,但被拒绝,因此自称为王,后世称为楚武王。之后,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于郢,此后为扩充领域,楚国与其他诸侯国经常发生战事。楚成王时,楚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并不断向中原小国扩张势力。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在位前三年,楚庄王“不出号令,日夜为乐”,这时大臣伍举看不下去了,就对楚庄王说:“有一只鸟,它三年都不鸣叫,这是怎么回事呢?” 楚庄王知晓他话里有话,明白他的言外之意,便说道:“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年之后,楚庄王看时机到了,就开始改革朝政,并攻灭庸国,开始争霸战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攻到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把周天子吓得不轻,过后楚庄王意识到时机还没成熟,因此先退兵,但这已经直接向周天子以及诸侯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公元前597年,楚国围困郑国,要逼迫郑国投降。晋国派兵救郑,两军于邲会战,晋大败,晋国中军、下军几乎全军覆没。此后,陈、蔡、许、郑都臣服于楚。公元前594年,楚国围宋,宋国见状急忙向晋国求助,晋表示我救不了你,宋遂与楚言和,并臣服于楚。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都尊楚庄王为霸主,确立了楚庄王在春秋五霸的历史地位。

打仗打了这么久,小国表示他们忍不了了,因此宋国的向戎多方奔走,约合晋楚两国,并会同各诸侯国召开了盛大的弭兵之会,也就是要求停战的大会。公元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许多国家都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内容是:晋楚两国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中原霸权。

弭兵之会,带来久违的和平。从晋楚争霸脱身而出,楚国的青铜文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然而在以礼法精神为指导下的过度中原化的进程中,催生了楚国衰落的萌芽——向往奢侈,不思进取。这时崛起的吴国老大吴王阖闾看到了机会,便突袭楚国,直接把楚国打得几乎灭亡。幸亏此时越国在后面偷袭吴国,加上秦国前来救援楚国,楚国这才躲过被灭国的悲剧。

楚惠王即位后,各国形势继续出现新的变化。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后,轻视越、楚,全力北上争霸。为伐齐、晋,吴王夫差完全没在理后方的越、楚,只是专心筹备如何暴打齐、晋,最终,在吴国两次打败齐国后,休整好了的越王勾践趁吴王夫差北上的时候直接偷袭吴国首都姑苏,吴王夫差赶回来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就这样,吴的能力大跌,无力与楚国抗衡,楚国长期受累于东吴的局面,即告结束。这就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经历。

c) 晋国

周朝初期,周武王的皇后怀孕,传说有一晚,皇后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皇后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就给儿子取名为虞。周成王时期,唐国发生内乱,周趁机灭了唐,于是周成王就把唐的土地赐给虞。虞的儿子燮继位后改国号为晋,晋国就是这样来的。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因为要立褒姒为后,违反周礼,因而被原本的皇后申后的老爸联合犬戎攻打,最终死于骊山。周平王和他的弟弟周携王争位,晋文侯支持周平王,一直帮助他,并在公元前750年带兵杀死周携王,为东周的缔造建下大功。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逝世,儿子晋昭侯即位。晋昭侯把曲沃封给叔叔成师,这就是曲沃桓叔。曲沃城比晋君的国都翼城还大,曲沃桓叔有了一个比国都还要大的地盘,这在当时明显违背了君臣礼仪,同时也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桓叔威胁到了国君的地位。随着晋昭侯和曲沃桓叔相继去世,两边的血缘关系也变得越来越远,双方开始为了晋国国君这个位置展开争夺。双方不断展开战争,直到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攻打晋侯缗,一举将晋灭亡。为了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曲沃武公把晋国的宝贝全部用来贿赂周釐王,于是周釐王任命了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居诸侯之列。这就是“曲沃代翼”。晋国的分裂局面长达六十七年。晋武公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的时候得到骊姬,对她特别宠爱。晋献公想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就故意疏远三个有才能的儿子,让太子申生居住在曲沃,公子重耳居住在蒲城,公子夷吾居住在屈城。公元前657年,骊姬陷害申生,使得晋献公以为申生要杀死他,申生看到自己被老爸误会了,便自杀以表清白。他的两个弟弟见状,怕殃及自己,所以先后逃回封地。不逃还好,一逃晋献公就认为这两个儿子也想杀自己,于是攻打两个儿子,重耳流亡,夷吾则逃到梁国。公元前651年,晋献公病逝。

夷吾想回晋,所以就让晋国大臣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并约定以河西献给秦国。齐、秦两国护送夷吾回到晋国继位,就是晋惠公。然而,晋惠公没有实现诺言,秦穆公对于晋国有些不满。之后,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向秦国借粮食,秦国答应了;隔年,轮到秦国发生饥荒,秦穆公向晋国借粮食,晋惠公不但拒绝,还顺便起兵攻打秦国。公元前645年,两国之间大战,晋国大败,连晋惠公也被抓了,最终秦穆公放了晋惠公,但要晋国的太子圉到秦当人质。然而,公元前638年,晋惠公病重,圉怕大权旁落,就偷偷跑回晋国,并在晋惠公死后接任当王,是为晋怀公,这让秦国超级不满,要走就走,一句都不讲,一点责任感都没有。于是,秦国就打算接回重耳,拥立重耳当晋国君主。公元前636年,重耳在3000秦国兵的护卫下回到晋国,大臣栾枝、郤谷为内应,顺利推翻晋怀公,晋怀公逃到高梁,不久被杀。

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在晋文公的打理下,晋国国力渐渐好转。晋文公信用功臣,改革内政,实行免债薄赋,救贫济弱,减轻关税,便利交通,促进商业,宽恤农业等发展生产的政策;坚持举用贤能,论功行赏的用人政策。另外,晋文公在位期间,设立了三军六卿制度,大大增强晋国的军事实力。然而,这个制度在晋国后期却给晋国带来巨大的麻烦。不论如何,这个三军六卿制度的确带给晋国很大的好处,使晋国国力强盛,为争霸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晋文公邀请诸侯来到践土参加会盟,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等国,晋被推为盟主。周天子也派出代表参加。该会盟是晋国同年在城濮之战打败楚国之后,与各国约定要求尊重周王室,是晋文公霸业的代表事件,称为“践土之盟”。

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他的儿子晋襄公继位。他在位期间,先是爆了秦国,再和强敌楚国开战,并击败楚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垂拱而治,将晋国霸权再次推向高峰。在经过两个君主晋灵公、晋成公后,公元前600年,晋景公成为晋国君主,此时的晋国和楚国打得非常激烈,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546年,晋分别和楚、秦、齐打了不少大战,直到公元前546年,为消弭战争,宋国执政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执政在宋地会盟,晋、楚、齐、秦等十七国响应,此后五年,中原各国无战争,晋因国内六卿专权,互相争斗,不得已对外罢兵。公元前506年,晋国指责楚国贪污现象,因此宣布:公元前546年,晋楚双方曾经签署的弭兵之会的盟书从此作废,只有晋国是中原的合法霸主。

然而,晋国在称霸的过程中,卿族势力不断增大,甚至威胁了国君的统治,先有赵盾弑晋灵公,后有下宫之难灭赵氏,晋厉公灭三郤,栾书、中行偃弑晋厉公,灭栾家,卿族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相互攻伐,当中,以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三人的势力最强。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也就是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三人的后代)反叛,夺得晋国大量土地。公元前433年,晋公室仅剩下绛、曲沃两邑作为奉祀的地方,晋国所有领土全部入了韩、赵、魏三家之手,晋幽公反而要去朝见韩、赵、魏三家。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赐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376年,赵、韩、魏瓜分了公室仅存的土地,废晋国最后一任君主晋静公为平民,晋国最终灭亡。


d) 秦国

秦国这个国家,如果你只看战国时期,到后期,秦国真的强到一个不行,强到战国七雄里的其他六个都曾经结了一个大盟来对抗它。但秦国跟其他国家又有点不同,在春秋时期,他算是个新手。

秦国的国号来自于地名。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建立秦国。但是啊,秦这个地方,在最初,因为西周和西戎的关系还算可以,所以秦地也还行,但后来,西周和西戎关系恶化,秦族,就gg了。所以,秦族此后,就相当于为周王室防守边疆,对抗西戎。因此,秦族最开始,走的比较曲折艰辛,这个时候的东方诸侯,都在悠闲地的发展。只有悲惨的秦国,还要分心,一边打仗,一边发展。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这时的秦,还远在甘肃,秦襄公带兵救周,作战得力,立有大功。秦、晋、卫、郑四国出力最多,在成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后,周平王与秦襄公盟誓道:"犬戎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

然而,仔细想想……一个连整个西周都搞不定的西戎,你要一个小小的秦国去打败它,你说,这样可能吗……20年后,秦国成功了。周平王可能都没想到自己的空头支票居然被秦花了20年不到的时间兑现了。公元前750年,秦文公派兵攻打西戎,西戎兵败逃走,于是秦文公收集周朝遗民归自己所有,地盘扩大到岐山,把岐山以东的土地献给周天子。

直到公元前685年,秦国在努力了许久之后,先后征服和吞并了绵诸,义渠戎等戎族,初设县制以管理,使得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终于看到了中原诸侯,但,这只是开始,毕竟中原诸侯比西戎强多了。他们首先面对的对手是强大的晋国,高速发展的大国晋国开始屡次入侵秦国,秦宣公终于在前672年向晋国开战了,最终,由于跟西戎打过很多次架,军队都有战斗力了,因此打赢了这场仗。从此以后,秦国便开始跟东方的文明国度交手了。

来到秦穆公时期,他还没跟晋国打过架,不知道晋国的深浅。这时,经历了骊姬之乱的晋国太子夷吾【也就是之后的晋惠公】忽悠秦穆公帮其上位,代价是割河西几座城给秦国,秦穆公把事情办妥了,结果晋惠公回国即位后,不提几座城的事情了。秦穆公虽然生气,但也没办法,只好忍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一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向秦国借粮,秦穆公答应了,结果隔年秦国闹饥荒,向晋国借粮,晋国直接拒绝,忍不了的秦穆公就直接开打,最终打赢这场仗,活捉晋惠公。

晋文公上位后,秦国表示惹不起惹不起,于是秦晋一直相安无事。晋文公一死,秦穆公认为机会来了,所以主动出兵淆山以东,结果直接gg,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此后,秦国安心向西发展,不再涉足东方;当秦国再次回到淆山以东,那已是300年后。



Comments